赤胆忠心为抗战

时间:2022-06-22

                           
                             ——从长征走出的徂徕山起义军事领导人
洪涛

  1938年5月25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司令员、年仅26岁的洪涛同志在泰安县劝礼村不幸去世,噩耗传开,四支队全体指战员们心情沉重,无不失声痛哭。省委、四支队和当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和追悼大会。与会干部和群众无不沉浸在对这位四支队领导者的哀思之中。

  洪涛,原名洪裕良,1912年4月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27年2月参加革命,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洪涛作战勇敢果断,多次负伤,有一颗子弹穿进肺部,弹头无法取出,使年轻的身体受到很大损害。洪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被派到延安“抗大”高干班学习。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战。10月,洪涛受党中央派遣,长途跋涉,从延安来到山东组织抗日武装起义。他先在鲁西北开展抗日活动,后按省委要求,到泰安协助省委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洪涛随省委机关来到泰安,立即投入了起义的最后准备工作。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大寺聚集红军干部、泰安县共产党员、抗日自卫团员、平津流亡学生等160余人召开誓师大会。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黎玉任政委,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任政治部主任。会后,新泰、莱芜发动的武装赶到徂徕山,起义队伍发展到400余人。
  新建立的四支队,有工人、农民、教员、学生,还有旧军人和职员等,成份复杂,班、排、中队长绝大多数不会打仗。怎样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领导下的能抗日打仗的八路军队伍,是摆在省委和四支队面前的首要任务。省委和司令部决定要以红军为榜样进行建军,把“支部建在连上”。这副沉重的担子理所当然地落在红军干部出身的洪涛、赵杰等人身上。

  建设四支队的第一项措施,是加强党的政治工作。首先,从组织上开展了建党,注意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在中队建立了党支部,排成立了党小组,还创造性地在班里设了由党员和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担任的政治战士,保证了党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其次,是在政治上加强了对部队的教育。一面通过控诉日军侵华罪行,激发干部战士的爱国抗战热情,一面对部队进行我军宗旨、性质、任务和纪律教育,提高指战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洪涛对部队的政治建设非常重视,他亲自给部队作报告,讲红军传统,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洪涛讲起话来两眼炯炯有神,打着手势,内容简要明了,很有鼓动性。指战员们都佩服他的才能,爱听他的讲话。

  建军的第二项措施是加紧部队的军事训练。洪涛、赵杰亲自当教官,还组织在旧军队当过兵的同志作教员,对部队进行站岗、放哨、瞄准射击、刺杀、投弹、利用地形地物等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洪涛拖着带战伤的身子,为训练部队呕心沥血。他亲自教大家站岗、放哨、投弹、刺杀,向大家传授怎样打游击战的经验。军队没有司号员,洪涛不顾肺伤在身,每天手把手地培训新号兵。同志们看他过度劳累,肺伤复发,咳喘不止,都劝他休息。他总是说“没关系”,又继续操劳。医生从敌占区济南给他弄来一点药品,他舍不得用,转让给了其他有病的同志。洪涛不但自己以身作则,而且对部队要求十分严格,训练起来一丝不苟,每次训练和战斗前后,他都作动员和讲评,使部队军事素质提高很快。

  经过短期训练和思想教育,四支队军政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1月26日,在良庄以东的寺岭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首次打击了嚣张的敌人;而后又在新泰境内的四槐树村附近公路上,伏击了日军运输车队,炸死炸伤敌人40余人,内有日军头目大佐1人,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此次战斗,大大鼓舞了官兵士气,壮大了四支队的军威。2月底,为扩大我军影响,发动抗日武装力量,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兵分南北两路开展活动。北路由洪涛、林浩率领一大队北上莱芜,向淄川、博山发展;南路由赵杰、程照轩率领二大队向费县、蒙阴等地发展。会后四支队南、北两路分头出发。

  洪涛、林浩率一大队于3月初向北进发,行进中得到很大发展。在莱芜、新泰交界的天井峪,击溃了阻我前进的反共顽固派的武装。进入莱芜境内后,处决了汉奸维持会长张启林,在红埠岭收编了张寿民、徐杰三发动的武装。一大队发展到2000余人。

  一大队北上淄川后,顽固派谭远村、景肇苓反共气焰更为嚣张,屡起事端,对我挑衅。他们派兵尾追我北去部队,取缔四支队后方机关,扣押四支队经理部主任马馥塘等。洪涛、林浩以抗战大局为重,数度忍让,多次交涉谈判无效。洪涛和林浩便决定南北两路合击莱芜,给顽固派以坚决的反击。4月28日,已发展到近2000人的南路部队进抵莱城附近,于夜间乘其不备,一枪未发,袭取莱城。谭、景以下300余人悉数被擒,救出我方被扣人员。第二天,北路部队抵达莱城。四支队全军会师,在莱芜城东关广场召开了庆祝大会,正式宣布四支队番号改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不久,根据中央指示又改为原番号),洪涛任师长,林浩任政委。原编12个中队及独立营,改编为3个团,此时,这支队伍发展到4000余人,成为山东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劲旅。

  四支队占领莱芜城后,顽固派秦启荣从鲁南纠集了数千武装直扑莱芜。为避免“磨擦”,洪涛、林浩等说服部队主动撤出莱城,在寨里镇、鲁西一带驻防,希望团结抗战,避免冲突,秦仍坚持反共立场,不断追击、袭击我军,扣押、殴打我谈判人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四支队于5月初组织部队反击国民党反共顽敌时,由于劳累过度,洪涛肺伤发作,行走困难。同志们备好了担架,他执意不坐,坚持骑马或步行。行军中,他经常咳嗽、大口喘气,嘴唇发青,苍白的脸上流下大颗的汗珠,把战士们感动得流眼泪。反顽战斗打响后,极度虚弱的洪涛躺在担架上,了解前边战况,查看地图,通宵指挥战斗。此战在廖容标率领的三支队配合下,经过激烈战斗,取得了胜利。四支队辗转莱芜水北、泰安县的黄前和山口等地,5月21日返回徂徕山北侧的渐汶河、劝礼村一带。

  反顽战斗胜利了,但洪涛同志的几处枪伤和肺伤却急剧恶化,生命垂危。洪涛仍惦记着部队,想着抗战。在劝礼村,他对来看望他的各部队负责同志说:“对莱芜战斗的经验要很好的总结,这是拿血换来的。用它教育部队,这是很好的步兵操典。”5月25日深夜是洪涛同志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握着守在身旁的同志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重担放在你们肩上,一师是支好部队,要爱惜,大有前途。”他身边的同志会意地递上纸和笔,他非常吃力地写着:“要加强部队内部团结,抓紧训练,创立抗日根据地……”突然,洪涛握笔的手停在了纸上,英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张淑娴、朱彦波 整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