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山东泰安回族抗日战争再探讨

时间:2022-10-10

金   坡

中华民族的对日反击战是全面抗战,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日,中国共产党就提出的正确主张。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中,针对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强调指出:“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根据当时国际国内抗战形式,毛泽东所讲的全面抗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个是“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一个是“群众战争”;我们认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是毛泽东论断的一个关键点,“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与“群众战争”是这个论述的另一个关键点。用这两个关键点的尺度来衡量泰安回族抗战,我们会发现泰安回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经过广泛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也就是说,泰安回族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完全的群众战争。

泰安回族深入的抗战动员

动员,是战争动员的简称;作为专用政治术语,通常指通过宣传、命令或通知把国家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的全部或一部从平时状态进入战争状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说“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普遍深入的战争动员、政治动员,是贯穿泰安回族抗战始终的。不论是抗战发起之初,抑或抗战过程中的扩军,还是战争结束前的对敌最后一战,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动员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泰安回族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下发起的。1937年10月中旬,山东省委机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东省部队、平津、济南流亡同学会陆续从济南转移到泰安,泰安一时成为全省抗战的中心。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几天后中共地下党员武冠英来到泰西,“在河口召集一些先进青年,动员抗日”,金晓村等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金晓村等“又动员了其余几人请铁匠打了几把大刀、长矛,便组成了有七八个人参加的抗日游击小组”;此为泰安回族武装抗战之始。

1939年10月,泰西人民政府成立会议期间,金晓村与夏张区教委委员杨海峰、白楼乡农会会长马安才以及泰东回民抗日武装领导金光、杨信等人在周家坡(今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周家坡村)商议,分头动员回民青年参军,组建回民基干大队。金晓村、赵曼实、马安才、张效农等为动员泰安回族青年参军以及回族队伍的不断扩容,做出了贡献。

金晓村多次到泰安及周边回族村庄进行动员。1941年下半年,金晓村动员50多名回族青年组建泰西回民游击大队第三中队;1943年春在济南齐河西南,动员回族青年参军抗日,组建齐河回民五区队;1943年底,赵曼实等在济南长清赵家营、小金庄一带扩大回民武装,动员回族青年参军,先后发动50多人,组建了回民基干大队四小队。马安才作为白楼乡农会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革命热情与威信。1941年初,泰东、泰西两支队伍会合时,马安才动员了20余名白楼青年参军;1944年8月,岱岳区粥店下旺、满庄镇泥沟、夏张镇周家坡,肥城市边院镇前后黄、安驾庄镇陈家埠、肖家埠等回民集聚地的70余名参军抗战的回族青年就是马安才在短时间内逐一动员来的。1945年春夏之交,抗战胜利前夜,张效农仍到岱岳区西界动员回族青年参军。

1945年11月,中共领导下的队伍进行整编,泰西回民大队编为分区基干一团一营。抗战期间,回民大队的战士一批一批输送到分区的基干团去,一批一批回族青年又不断补充到回民大队中,这支队伍不仅担负作战任务,还担负着动员参军、储备兵员,向部队输送新兵的任务。

泰安回族抗战的动员形式是多样的,“玩故事”、编唱抗战歌谣是较为主要的动员方式。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到泰安回民游击小组成立前,米英俊等多次利用“玩故事”的形式,动员群众抗日救国。

为了把回汉群众都发动起来,他们自制道具和戏装,利用“玩故事”的形式宣传抗日救国。自制一面横幅标语,米英俊挥毫题写了“睡狮猛醒”四个大字。把横幅挂在场内,米英俊扮装上场,身着十三太保小夹袄,头扎英雄巾,引导雄狮威风凛凛,搏击冲跃,表现了人民的觉醒和怒吼。他们“玩的故事”,唤起了四里八乡的回汉族同胞,鼓舞了抗战的斗志。

“玩故事”这种娱乐形式,直到今天仍然保留在山东泰安地区的城市乡村,成为回汉百姓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必然节目。除了舞狮子、舞龙灯、划旱船、装扮鱼鳖虾蟹之外,演唱自编的歌词是泰安百姓“玩故事”的重要内容。米英俊为动员抗战,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升家庄、陈家埠等村组织故事队,走街串巷的表演,唱诵自编的歌词:“日本鬼子别逞能,睡狮猛醒抖威风;鱼鳖虾蟹成不了精,一起赶到大海中”。金晓村为这支故事队编写了秧歌词,“一把红伞空中拧,陈家埠就是打鬼子的大本营;小日本,你别逞能;你远了我用钢枪打,你近了我用长矛捅……”

在“玩故事”这种娱乐形式的动员宣传下,陈家埠村成为泰西回民抗日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该村走出了一批坚定抗战的革命青年。泰东泰西两支回民抗战队伍合编为基干大队时以泰西为主,也与陈家埠村“抗日发源地”的地位相关;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因为“金晓村是本村人,米英俊是庄北升家庄人,自事变来(笔者注,指七七事变)他们即以此为发展抗日武装的游击根据地”;另一方面,该村回族“群众觉悟较高,对抗战很热心。42年地区变质,抗战始终没出过伪组织”。  

编唱抗战歌曲是泰安回族进行动员的主要形式,歌曲多为泰运区抗日宣传队编写,然后在民间传唱。这些歌谣,歌词一般较短,但是铿锵有力,郎朗上口,容易记忆和流传。1995年,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成员金永增口述,杨兴凯整理出了28首泰安回族抗战歌谣,其中17首发表在《泰安文史资料》(第七辑·回民专辑)上;2007年开始,杨启勤多方搜集,整理出100首泰安回族抗战歌谣,全部刊载于《文韵回风:肥城回族传统文化集锦》(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623页。)自2016年开始,笔者编纂《泰安市伊斯兰教志》亦广泛收集回民抗战歌曲,目前亦收集到十余首,全部收录于《泰安市伊斯兰教志·军事志》(已完成书稿,待刊)。

现今能够看到的一百余首泰安回族抗战歌谣,多反映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百姓对抗战的关心、男女青年对抗战的态度和情感、儿童对抗战的认识和支持、以及抗战中各类军队的内容。这些歌谣起到了揭露日寇罪行、战争动员、鼓舞人心等作用。金晓村、米英俊是泰安回族抗战的主要领导,他们不但积极编唱抗战歌谣,他们本身也成了抗战歌谣的内容,“金晓村、善劝说,回民参军数百个;米英俊创建了回民连,抗日豪气振岱岳”。

为普遍、深入的全面动员泰安回族群众参加或支援抗日战争,为“在回民村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宣传,发展壮大回民抗日武装力量”,金泽普、金光父子建议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成立回民抗日宣传队。1943年,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在齐河县农村组建,金泽普、丁英世成为宣传队的实际负责人,队员多很快发展到60余人。宣传队在泰安周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抗战动员:

采用唱歌、跳舞、说快板、呼口号、写黑板报、读报纸、讲故事、拉家常、演短剧、写标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老百姓中开展抗日宣传,主要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为讲解和宣传辅导材料。

宣传队一方面进行抗战动员,一方面掩护八路军伤员。到1947年春夏之交,宣传队共在泰安及周边区域走乡串村了近200个村庄。抗战胜利后,宣传队改编为回民文工团,除个别留在原籍外,大部分编入解放军,随军南下。

整体来看,在党的领导下,泰安回族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战争动员。对于揭露日寇罪行,唤起民族觉醒,发动全民族抗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抗战期间,泰安回族各阶层全部涌入抗战洪流中,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得益于党领导下的深入、广泛的战争动员。

泰安回族的全面抗战

毛泽东所讲的全面战争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群众战争,也就是完全意义的民族革命战争;群众战争亦被称为人民战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民众方面,必须把全国的民众动员与组织起来,使军队和民众打成一片,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打倒日本侵略者。”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我们说泰安回族抗战是全面抗战主要是指在深入动员下,泰安回族各阶层全部起来进行抗战。自1938年初以来,泰安回族中的教师、学生、工人、农民、实业家、医生、阿訇等各阶层全部参与到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

回族教师、回族学生是泰安回族中觉醒较早的,最早参与抗战的群体。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山东省立第三中学读书的泰安回族学生许焕国(后改名徐晃,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就参加了“泰安学生反日联合会”,并在中共泰安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带领广大进步学生游行示威,贴标语、撒传单、抵制日货,并积极发动泰安学生组织南下请愿团,并任宣传队长”。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泰安回族教师与回族学生在宣传动员抗战、积极参与抗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泰西回民抗战的领袖人物金晓村、米英俊都是教师出身。金晓村热爱学习,“高小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后到济南、上海谋生,较早接触到一些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相应地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教育和熏陶”。他曾在“泰安城东二十里埠教过书,所以在泰安西南乡和泰东‘五庄院’均小有名气”。米英俊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祖父米廉、父亲米肇分别在1930、1934年连续两次分别获得山东省武术比赛冠军;1935年,米英俊高小毕业即被泰安县国术馆(武术馆)聘为教师。金米二人本身也是亲戚,他们组织抗日游击小组的时候,第一批参加者除了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以外,二人的同学与学生是抗日游击小组的主力。

泰东回民队伍的核心人物金光、赵曼石、马千里等亦是学生、教师出身。金光是泰山区省庄镇岳庄村人,他“学生时代踌躇满志胸怀天下激情似火,搞宣传闹学潮,继而弃学拉队伍打游击,逐步成为职业革命者”;其学生身份在后来山东省民委的文件中亦得以确认,“家庭出身中农,本人成份学生”。其父金泽普是教师,“识文断字,潜心教育,克服各种困难办学,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可谓桃李满战场”。金泽普对金光影响较大,抗战期间父子共同办学,1944年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成立,金晓村兼任校长,金泽普、丁英世担任副校长。

赵曼石、马千里均为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埠村人,都是学生出身。根据赵曼石孙女赵海蓉写的《赵曼石同志生平简介》可知:

(赵曼石)在家中排行老三,自小品学兼优。1928年考入泰安萃英中学就读,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泰安县立师范学校。1931年11月,“九一八”后,时在泰安县立师范学校就读的赵曼石(17岁)同志于宋韶凯、庞盛文一起组织县师和省立三中同学在县城举行示威活动,宣传抗日救国。

马千里跟赵曼石情况类似,他曾于泰安天书观念中学。1937年底日军占领泰安后,马千里在学校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教师和学生是当时泰安回族中较有影响的群体,他们较早觉悟、较早接受党的思想、较早认识到抗战的必要性,金晓村、米英俊、金光等成为泰安回民抗战的风向标似的人物。“各村回民听说金东扬(晓村同志原名)和米英俊组织了抗日游击小组,于是宋家庄、大王家庄、胡家庄、北仇、前后黄家庄、夏家庄、凤凰庄、陈家埠、肖家埠、升家庄等回民或回汉民杂居的村庄,不少回民青年踊跃参加游击小组,使游击小组由几个人很快扩大到六七十人”。这些村庄多为泰西地区回族村庄或回汉族杂居村,主要集中在现在泰安肥城的边院镇、安驾庄镇。

除了在泰安的回族青年教师、学生群体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外。从泰安走出去的,在北京、济南等地读书的泰安籍回族青年学生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日斗争。1935年,北平西北中学的泰安籍回族学生许焕国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当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许焕国不断参加各种形式的对敌斗争。金茂岳在读书期间也曾参加对敌斗争。

泰安回族医生参加抗战较有影响的是金德池大夫与红都名医金茂岳。自1919年起,金德池在上海国立中医院学习,毕业后在上海挂牌行医,“1934年,参加地下工作,积极支援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回乡务农行医”,金德池还积极鼓励儿子参军抗战。1927年起,金茂岳在济南齐鲁医科大学学习,1935年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后辗转南下从事伤员救治工作,1938年1月到达延安,为延安中央医院的发展及边区卫生工作开创了新纪元。金茂岳得到了党的最高级领导毛泽东等同志的认可,被称作红都名医。

值得注意的是,泰安回族全民抗战的过程中,有一个抗战阿訇群体,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宗教人员奋起抗战是泰安回族全面抗战的一个特色,1943年底金晓村从回民救国会抽调米兆亮和张廷训到齐河与当地阿訇接头,动员回族青年参军抗战。当时泰安共有70余坊清真寺,加上长清、齐河等地,近百坊清真寺,阿訇、海里凡等上百人,积极参与抗战,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丁富才和杨德春两位阿訇。

丁富才字英世,岱岳区夏张镇周家坡村人,1937年毕业于成达师范学校,精通汉语、阿语,有较高的伊斯兰学识和虔诚信仰,每天坚持五时拜功。曾任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和泰西回民抗日学校的负责人,被称作“背着汤瓶干革命”的八路军。丁富才阿訇是参军抗战的,在从事抗战革命工作的同时坚持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杨德春阿訇则利用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身份参与抗战。杨德春系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埠村人,1938年在费县梁丘清真寺任阿訇,协助中共党组织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当时,山东多数清真寺是党的传递情报的交通站,利用阿訇的身份,通过小儿锦这种书写形式传递信件,能够安全便捷的为党传递情报。因汉奸告密被日军逮捕,营救出狱后在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埠清真寺任阿訇,继续参与抗战:

已故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杨德春阿訇,自1938年始,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支持回民抗日武装,他以阿訇合法身份,以清真寺为基地,在泰安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39年的一天,我回族抗日游击队负责人及几名战士,被敌人包围在泰安二十里埠,他们躲进清真寺,急中生智,化装“海里凡”(念经的学生)在杨德春阿訇的掩护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骗过了敌人,保证了安全。

杨德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1946年,任共产党领导的鲁中区伊斯兰教教长联合会主任,又为解放战争胜利贡献了力量。

马伯声是近代山东著名民族实业家,也是泰安回族抗战中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他曾创办仁丰纱厂等多家民族企业,日本占据济南以后,对仁丰纱厂等实行军事管制,马伯声认为“敌人野戢……只有收复失地之时,才是纱厂归还之日,其它绝无一点办法”;因此其“于抗战期内始终不与敌伪合作,颇遭嫉视”;山东沦陷后,日军推行奴化教育,“无论中学小学,皆须聘用二日人教员,教授日文日语,演唱日本歌曲……各学校须三五日一次,聘请日本高级军官闻人讲演训话,学生不得任意缺席”,鉴于这种形势,马伯声把仁德学校等关闭后离开泰安,寓居天津,著书立说,宣扬抗日。

正是在回族教师、学生、医生、阿訇、实业家等人的积极带动下,泰安回族中的农民、工人、小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全部行动起来,以多种形式参与抗战。八年间,泰安回族社会涌现出了夫妻双烈士、抗战回民之家,抗日模范村等一系列抗战典型。

1941年,宁阳县回族共产党员赵福基因叛徒出卖被捕,“遭受严刑拷打,让他睡钉子床,叫狼狗撕咬,但他仍没有暴露一点党的机密”。赵被害后,其妻马淑贞(亦为共产党员)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又被土匪杀害。赵、马被称作泰安回族“革命的夫妻双烈士”。

泰山区省庄镇岳庄村金光的家庭,被誉为抗日回民之家。战争期间,该家庭四代十余人参加抗战。金光的祖父金宝义、母亲金杨氏多次遭日本人毒打,金泽普是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回民抗日学校的负责人,金光任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曾被选为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参议员,金光的弟弟金永增是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成员,金光堂弟金永祥是抗战烈士。

新泰市放城镇东街村成为抗日模范村。当时,东街村只有80户,人口不过300,可是全村有抗战家属户58户,占总户数的72.5%,几乎全民动员,全村抗战。全村参加八路军、区中队的人数达86人,全村有共产党员62人。在抗战中牺牲的回民烈士7人,荣军11人。抗战时期,全村挂过64块光荣牌子。

岱岳区祝阳镇大梭庄村有近百名回族青年参加抗战,因该村是泰北县委、县大队活动的中心区域,村里建有区县两级的情报站和交通站,县委领导多次在此开会。金晓村亦曾以教师的身份在这里扩军,群众革命觉悟较高,没有一名抗日志士在该村被捕,因此该村又被称为“小苏维埃”。

泰安回族抗战是经过深入动员的全面抗战。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玩故事”、编演抗战歌曲等,泰安回族百姓逐渐觉醒。在金晓村、金光等回族教师、学生带动下,泰安回族中的工人、农民、实业家、医生、阿訇等各阶层全部走向抗战救国道路,同时还涌现出诸如夫妻双烈士、抗日模范家庭、抗日模范村、小苏维埃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抗战模范群体。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泰安回民队伍共进行了大小战斗300多次,拔除敌人据点60多处,歼灭日、顽、伪和国名党军6000余人,缴获大炮5门,重机枪20多挺,轻机枪70多挺,步枪4000余支。近二十人次荣立特等功、一等功。战争期间,泰安回族仅连级及以上就牺牲20余名干部。整体来看,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深入广泛动员后,泰安回族各阶层奋起抗战,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3]泰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徂徕丰碑[M].泰安:内部资料,2018.

[4]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冀鲁豫组.英雄的回族人民——冀鲁豫边区回民斗争专辑[M].贵阳:贵州新华印刷厂,1995.

[5]周瑞海.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李同江.泰西回民大队[M].泰安:内部材料,2016.

[7]安驾庄镇志编纂委员会.安驾庄镇志[M].泰安:大唐广告有限公司,2015.

[8]杨启勤.文韵回风:肥城回族传统文化集锦[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9]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山东近现代回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10]《泰西县二区陈家埠村调查》,泰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71-001-0014-003.

[11]泰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泰安文史资料(第七辑·回民专辑)[M].泰安: 内部资料,1995.

[12]金永增.金氏族谱[M].北京: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2014.

[13]金永增.忆泰运区回民抗日宣传队[N].泰安日报,1995-08-30.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徐雅雅.新中国的外交官徐晃夫妇——暨徐晃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16]赵海蓉.赵曼石同志生平简介,《泰安市伊斯兰教志》志稿材料,2018.

[17]金宗成.岗上六大院金氏族谱[M].泰安:内部资料,2015.

[18]金坡.红都名医金茂岳[J].文史精华,2008,(4).

[19]济南仁丰纱厂组回民青年会[N].月华周报,1947年第7号.

[20]王大年.山东沦陷区之概况[N].回教青年(第三卷,第10-11期合刊),1941.

[21]金坡.民国山东著名回族实业家马伯声[J].济南穆斯林,2008,(3).

[22]金永增.抗日回民之家——忆岳庄村回民金泽普一家抗日的故事[N].泰安日报,1995-08-15.

[23]金坡.山东泰安回族抗战初探[J].中国穆斯林,2019,(1).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